最好的解决方式,是用其他的事情去取代孩子玩游戏,也就是多带孩子出去玩,多陪孩子,有了高质量的陪伴,孩子的内心能感受到爱和充实,而不是空虚和孤独,就不会那么依赖游戏了。
如果孩子已经长大,我们想陪他玩其他的他已经不能同意了,那就陪着他一起玩游戏,什么都不做,就陪他玩个够。通过这个时候找到机会跟他建立好关系,有了良好的关系,才能建立合作,也就是他心中有你,你的想法他才能听的进去。
青春期孩子在大脑发育阶段遇上了智能手机的极度繁盛,对他们的挑战非常之大。
沉迷上瘾的本质究竟是什么?心理学家做了两个实验。
第一个实验:将一只小白鼠单独关在笼子里,里边放一杯白开水,和一杯含有海洛因的水。结果小白鼠不断的喝含有海洛因的水直到死去。
第二个实验:不再把小白鼠单独关禁闭,而是建了一个老鼠乐园。里面有吃的、喝的、玩的,比如迷宫、滑梯等等,还有很多同伴,它们可以在里面*自在的生活交往,也就是同时满足它们的情感需求和生理需求。再给它们放上面的两种水,结果几乎所有的老鼠都选择了喝白开水,只有少数几只尝试了海洛因的水,就不感兴趣了。
从这两个实验发现,禁闭的环境对哺乳动物有很大伤害,枯燥乏味的环境很容易上瘾。任何上瘾不是疾病,而是一种行为的选择。
由此可以得出人如果在一个充满了亲情、友情、乐趣、能够*自在的享受生活,人与人之间有很好的情感链接的环境下,不太会对任何东西上瘾。
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网瘾不要过度担忧和焦虑,手机上瘾其实是可以跳出来的坑。沉迷上瘾的反面不是要求他理智清醒,而是要和人有连接,生活要有烟火气。
其实很多沉迷上瘾的人是把上瘾的东西作为一个代替,代替他在生命里需要却没有的依恋对象,也叫做移情,有的人移情于网络,有的人移情于小说文学,有的人移情于宠物,有的人移情于山水。
在智能AI电子产品迅速崛起和发展的当下,单纯禁止不太可行,需要合理的引导孩子使用。同时游戏也是在提醒我们:过往的教育是否有不足?对孩子的情感心灵乃至灵魂是否有忽略?是什么让孩子感觉他们就像被单独关禁闭的小白鼠一样,需要找一个有快感的东西安慰和麻痹自己?
你是否有过这种感受,没做什么事情却感到疲惫不堪,仿佛无形的勺子正在慢慢将你掏空。内心常常被两种声音占据,试图改变但又感到无力。这是因为你承受了太多的感受,一直在消耗自己的心灵能量。
实际上,每个过度使用网络、不愿意去上学的孩子也是如此。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停止精神内耗,以防孩子越来越难以自拔。
内耗表现为:
1.想法的巨人,行动的矮子
常常规划,但却无法付诸行动,他们总是口头说自己想要好好学习,明天就去上学,但却不行动,尤其是那些沉迷网络的孩子,分分钟离不开屏幕,常常口是心非、言无信,行无果。
2.经常自我挣扎和自我惩罚
给自己设定超过自己能力的目标,造成了很多无谓的压力,预期未达成时,便会不断贬低自己,在自我挣扎和自我惩罚中感到疲惫、烦躁、消极、沮丧。
3.做事踌躇不前、缺乏动力
大量学习任务接踵而至,应接不暇,焦头烂额,进而失去动力,心怀抵触。慢慢变的不愿上学,陷入放弃和逃避状态。
4.错误的自我反思,在内心不断重复
总是无法控制回忆某个阶段做得不好的部分,在脑海中不停地重放。这种反思不会带来任何收益,反而会耗费时间和精力,形成一种自我焦虑。
所以,精神内耗就像病毒一样,看不见摸不着,却无休止地复制,扰乱,侵袭,让孩子们纠结、焦虑甚至抑郁。
因此,帮助孩子停止精神内耗:止息妄念,安住当下,设定合理目标,马上付诸行动!
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
jishixu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18528号
该文章由用户自行发布,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。